
- 江西赣玛制衣有限公司
- 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
术开发区金岭西路216号 - 电话:0797-8683816
- E-mail:jxmgc@gmsygs.com
- 邮编:341001
- 网址:www.gmsygs.com
登山遐思
作者:王斯齐 发布时间:2023-11-20 10:23:59 点击率:
无线风光在险峰。我喜欢登山,不仅是对无线风光的由衷向往,也是因为热爱体验攀登时释放的生命力量感。
一位热爱登山的好友对我说:“登山途中感觉到艰难疲累是不可避免的,也是其本身应具备的意义。付出自己的过程就有了意义,美景是额外的馈赠。”登山于我,也正是一种对意志品质的检验。当陡峭山岭、百级台阶立于眼前,压迫感便迎面袭来,当连续拾级而上而不得喘息,心率快续攀升,心脏的跳动清晰而激烈,加速的呼吸让口腔变得干燥难咽,抬头仰望似乎抵达山顶还遥遥无期,起初“一鼓作气”的阵势逐渐转变成“走哪算哪”的心态,坚持还是放弃,这是个问题。
10月,我和朋友们来到庐山,在“五老峰”,不少人抵达一峰后便感到体力不支,选择目送同伴前进,殊不知二、三、四峰其实相隔很近;有的姑且咬牙继续,勉强抵达四峰后,远望五峰还相距甚远便选择折返;有的原本已向着五峰进发,一问其他登山客往返大概还需要40分钟,便毫不犹豫的立刻返回了。在中途放弃,虽说也领略到了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的意趣,但未能抵达最佳观景点也是一种遗憾。
关于登山需要怎样的意志力,关于“坚持”和“放弃”的问题,千年前,34岁的王安石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,便写下了他的所思所想。
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”
不仅是登山,人生的风景无穷尽也,要想抵达充满“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”的“险远”,也需要顽强意志和坚强身体的双重结合,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不留下“原本其实我也能……”的遗憾,而用尽全力所能抵达的人生站点,哪怕未至“险远”,也是问心无悔的最美风光了。
我的朋友说“仅着眼于通俗意义上的风景好与不好的人,一般不会选择长途跋涉。”选择了长途跋涉,就选择了不一般的风景。因为读到席慕蓉的诗《暮歌》,我便专门选择了一天的傍晚,在将暮未暮时登顶,去看山野中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,而黑暗尚未来临,远处的落日晕染着云雾中层层叠叠的青山,洒出金色温暖的光辉,朦胧之中绵密的山雾扑面而来,褪去我满面的风尘。一路跋涉的艰辛只为此刻静静的观赏,轻柔的山风飘过,远山的颜色开始忽明忽暗,如同时间流淌的痕迹,我只是静静地站着就能感受到自然馈赠与我的美和幸福。在星光闪现时,我们再次踏上翻山越岭之路,听山中呼啸吹过怪石嶙峋,在体验夜行山岭的野趣中克服对黑暗的恐惧,不再左顾右盼,只是向着前方就好了。
出发终有归期,登山至顶也终要回到起点,但这一路攀登的过程让我们能自在探索生命的力量和美丽,为单纯的喜欢而出发,惟愿尽吾志而无悔。

电话: E-mail:jxmgc@gmsygs.com 邮编:0797-8683601
技术支持:博网科技
